關於澎湖 | 行政區
澎湖行政區由「一市五鄉」組成 : 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
澎湖縣行政區域圖 (圖片來源:澎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關於澎湖 | 位置.人口.面積
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上,於北緯23°12至23°47,東經119°19至119°43,北回歸線23°27穿過虎井嶼;由90座大小島嶼組成,目前僅有19個島有人居住,全島總面積約127平方公里,群島連成海岸線總長度約320公里,澎湖人口約10萬人。澎湖群島極東:查母嶼; 極西:花嶼; 極南:七美嶼; 極北:大蹺嶼。
澎湖.虎井.北回歸線地標
關於澎湖 | 世界最美麗海灣
澎湖擁有絕美的海洋與自然景觀,特別於保存石滬、古蹟、玄武岩地景地形、與復育海洋資源受到國際肯定,於2014年以「臺灣.澎湖灣」名義加入「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The Most Beautiful Bays in the World, MBBW)」協會,讓澎湖與美國舊金山海灣、越南下龍灣等知名海灣齊名;澎湖擁有獨特的玄武岩地景、豐富的海洋自然生態,在2011年曾獲得旅遊聖經《寂寞星球》評選為「全球必去的10大秘密島嶼」,至今每年約有100萬人次造訪這美麗的渡假勝地,還等什麼,快來感受碧海藍天的魅力吧 !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
群島誕生 X 玄武岩之美
(距今約9000萬年前-800萬年前)
澎湖最古老的島嶼是花嶼,不同於澎湖其他島嶼由玄武岩構成,花嶼由安山岩質與酸性流紋岩火成岩所構成,大約於9000萬年前到5000萬年前形成;約1800萬年前(中新世初期)直至800萬年前,一連串火山活動陸續停止,澎湖群島呈現如今模樣。
大菓葉玄武岩
澎湖原人 X 考古大發現
(距今約45萬年前-19萬年前)
2008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張鈞翔取得一個人類下顎骨化石標本,該化石打撈自澎湖水道海底,此為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經研究後年代獲得確認,是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人類,直立人在亞洲分布最東緣,判斷其年代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將台灣的古人類化石記錄往前推進了至少19萬年,過去在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骨化石是距今約2萬年的左鎮人(現代人),於2015年1月27日登上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從澎湖原人的下顎骨大小進一步推測,澎湖原人的身高約160公分,體重約60公斤,從臼齒磨蝕的情況研判,澎湖原人已是成年個體。
澎湖原人特徵 (圖片來源: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7490/923440)
澎湖原人下顎骨 (圖片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7037/figures/3)
澎湖水道 X 澎湖動物群
(距今約2.6萬年前-5000年前)
臺灣主要的哺乳動物群化石有三處-澎湖水道、左鎮菜寮溪,與墾丁石灰岩洞穴,而距今約18000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末次冰期),氣候變冷海水結凍,導致海平面下降約150公尺,台灣海峽消失,台灣島與大陸相連;距今約6500年前至5000年前氣候回溫,台灣海峽的陸橋又再度被海水淹沒,台灣島獨立在大海之中,而澎湖水道在那時還跟大陸相連接,是當時閩江的出海口,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吸引許多大型動物在此活動,這些動物的化石包括了古菱齒象、日本古鹿、普氏野馬、老虎、斑鬣狗、海豚、長鬚鯨、長江鱷、龜鼈等比較北方型的溫帶草原動物,其中尤以體型較大的古菱齒象、水牛頭骨和肢骨佔絕大多數,在此水道所撈獲的動物化石稱之為「澎湖動物群」。
澎湖化石館-長鬚鯨骨骼
新石器時代 X 玄武岩石器製造場
(距今約6500年前-3500年前)
新石器時代的定義就是「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其中距今約5000年前粗繩紋陶文化期,澎湖曾有一座台灣地區最早的產業聚落,且是當時規模最大、最先進的石器製造場-七美石器製造場,這座七平方公里的小島,擁有四座石器製造場,這些出土的文物主要是打製玄武岩石器的工具、石料、石器毛胚,不但年代古老、規模宏大,蘊含量也甚為豐富,在台灣的考古遺址中極為珍貴,即使是在全世界其他地區,類似的遺址也不多見。考古學者邵美華說:「台灣西南部牛稠子文化出土大量的橄欖石玄武岩所製成的石斧。根據考古學者研究,經科學分析極有可能皆來自澎湖七美島。另外中國福建東山島大帽山遺址出土的石錛等,也有可能來自澎湖。」;可見台灣史前人類時常橫渡台灣海峽,當時已建立跨海產銷體系,把石器從澎湖運至各地。七美石器 (圖片來源: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kpread_content/370)
大航海時代地圖中的Pescadores X 葡萄牙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克君士坦丁堡,掌握歐亞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路線,對於之間的貿易收取高額關稅,因而催化尋找至亞洲海上貿易航線的大航海時代;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1503年葡萄牙王國於印度建立了第一個東方的貿易站,而後控制了麻六甲以及澳門等地,掌握了香料的貿易,葡萄牙成為當時歐洲最富裕的國家,葡萄牙人頻繁的海上探索,讓澎湖群島的模樣終於出現在世界地圖中,至16世紀中葡萄牙人已替澎湖在航海圖中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Pescadores」(意即為漁夫之島)
(葡萄牙王國-阿維斯王朝國徽)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阿維斯王朝)
《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aart_van_het_Eyland_Formosa_en_de_Eylanden_van_Piscadores.jpg)
初見紅毛番 X 荷蘭
自葡萄牙王國探索亞洲掌握香料後,荷蘭與西班牙等強權也陸續來到,葡萄牙佔據澳門,西班牙佔據馬尼拉,較晚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於1603年佔據爪哇建立貿易站,因與中國的貿易進展不順,於1604年艦隊司令官韋麻郎打算進攻澳門,以作為與明朝貿易的基地,不幸被葡萄牙人與明軍擊退,韋麻郎轉而佔領澎湖,當時澎湖屬明朝之領土,指派沈有容率兵到澎湖,要求韋麻郎離開,韋麻郎眼看無軍力優勢也談判不順利而離開澎湖,據當時記載於當時澎湖的信仰中心談判,故澎湖天后宮的創廟年代至少可追溯至1604年,至今澎湖天后宮內留有這個台灣最早的石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D%B7%E5%85%B0%E4%B8%9C%E5%8D%B0%E5%BA%A6%E5%85%AC%E5%8F%B8)
台灣最早西式城堡 X 荷蘭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得知西班牙人意圖佔領臺灣,遂派雷約生率領600人再度進攻澳門,計畫擬定若攻擊失敗,則轉往澎湖或臺灣設立貿易據點,而後荷軍不敵西班牙與葡萄牙聯邦軍,雷約生遂轉而佔據澎湖,在風櫃尾建立台灣最早的西式城堡,占據期間持續與明朝談判,希望能加強開放貿易,卻一直達不成共識,直到1624年福建巡撫南居益打算以武力驅逐荷蘭人離開澎湖,並派兵包圍了風櫃尾城,經過八個月激戰雙方依舊僵持不下,此時,當時東亞的海賊王-李旦帶著鄭芝龍前來澎湖介入協調,荷蘭人最終與明朝達成協議,同意摧毀風櫃尾的要塞和砲台並撤離澎湖,1624年8月26日,荷軍在明朝的默許下撤出澎湖轉往台灣,當時拆除澎湖城堡的建材來到台南建立熱蘭遮城,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臺灣本島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
《澎湖風櫃尾堡壘手繪稿》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85%AC%E9%A2%A8%E6%AB%83%E5%B0%BE%E8%8D%B7%E8%98%AD%E5%9F%8E%E5%A0%A1)
大航海時代的情報中心 X 西班牙
荷蘭人占領台灣後,據有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大為緊張,擔心荷蘭人會阻斷了呂宋島與日本的貿易航線。明朝當時使用「以夷制夷」的計策來處理歐洲列強的貿易大戰,西班牙艦隊自1625年起多次前往澎湖,他們受到明朝守軍的接待,且明朝守軍希望西班牙船隊前往攻占荷蘭人在大員的據點,並提供航海情報,澎湖靠近大員又非荷蘭勢力範圍,在當時成為西班牙做為獲取情報的停泊之地。
《呂宋、艾爾摩沙島及部分中國沿岸圖》
(圖片來源:野人文化臉書)
清法戰爭中的澎湖 X 法國
1883年法國攻佔清朝的藩屬國-越南,雖然主戰場在越南,但當時法軍早已計畫再往台灣與福建東南沿海繼續攻佔,據《澎湖縣志.雜志》記載,當年法國船艦「德倫凡得」號(Triomphante)擱淺於大嶼(今七美鄉),當時任務是為了測繪澎湖海域水文資料,以利後續攻佔澎湖使用,隔年1884年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Courbet)率軍攻陷基隆港,但因法國不再派遣援軍來台,故放棄台灣改攻佔澎湖。1885年3月29日,孤拔率領遠東艦隊六艘戰艦,連同海軍陸戰隊400人及砲兵進攻澎湖,才花三天就攻佔首府媽宮(馬公),佔領後打算將澎湖開拓成新的法國軍事殖民地,但水土不服的法軍自攻佔基隆起就染病,到澎湖後更是適應不良,爆發大規模傳染病,病死的比戰死的多,法軍最高指揮司令孤拔將軍也病逝於澎湖,而在他去世兩天前,清廷與法國代表簽署了天津條約(中法新約),法國勢力將全面退出台灣及澎湖,這件事情間接重重打擊了這位傳奇司令官。現澎湖尚存有孤拔將軍衣冠塚與蛇頭山法軍紀念碑。
(蛇頭山-法軍紀念碑)
(蛇頭山-法軍紀念碑)